深度融合 共创未来——深化校企合作,多元战略布局

来源:明园集团


高校具有科技人才、先进技术、科研设施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明园集团通过和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和东华大学等高校开展各个层面的合作、交流和资助,为企业的人才储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服务,取得很好的成效。尤其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换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合作“深”在何处——科研链切入产业链


集团产业研究院与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共同开发的新型金属质感环保材料获得和申请了数个国家专利,并成功将技术成果进行了产业转换。该产品应用第三代纳米技术,达到和超过国际领先水平,替代传统高污染的喷涂和电镀产品,具有环保、美观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并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集团为此成立上海明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潮州投资15亿建造大型环保新材料生产基地,并在江苏昆山、广东潮州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所生产的“美塑”牌金属质感免喷涂产品已经于2016年实现销售,在市场树立了很高的美誉度,不仅与海尔、海信、格力、大金空调、九阳科技、江淮、北汽、华晨、长城等汽车、家电、日用和建材领域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还多次应邀去北汽、长城、美的作专题演讲。


明园集团与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合建的纳米新材料研发中心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去年已申请3个发明专利和8个实用新型专利,优质的产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明园新材料事业获得多家投资公司的关注。


合作“广”在何处——新格局带来新机遇


2016年4月23日,明园集团资助捐赠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发展基金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大楼多功能厅正式揭牌。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美国和中国科学院双院士姚期智先生在揭牌仪式上特别致谢明园集团对清华大学教育事业的支持。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12月30日,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交叉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理论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明园通过与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密切关注交叉信息研究这一国家战略层面的科研工作,为企业自身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把握未来产业格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明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松坚先生与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先生共同为交叉信息研究院发展基金揭牌


2016年7月18日,明园集团与上海大学签订《明园集团-上海大学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整合资源、校企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联合组建高新技术企业和明园-上大生态材料科创中心平台、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起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努力实现“北有清华同方,南有上大明园”的愿景。


明园集团与上海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1月6日,明园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共建华东师大-明园集团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服务社会”的原则,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优势,组建联合研究院,重点进行基础教育与智慧教育、智能医疗和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合作,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华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出席了签约仪式。


明园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


合作“赢”在何处——共享时代优势互补


明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松坚先生强调: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明园集团很早就意识到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开发新兴技术的源头,拥有引领企业技术领域和发展方向的最新技术,对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明园集团通过与各大高校共同确定重点合作领域,设立攻关课题,形式灵活、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校企共同主导、共同参与、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进而建立长期、稳定、深度、务实的战略伙伴关系。


明园集团将继续以理念清晰、立项科学、资源开放、创新发展的合作模式,在这个倡导共享经济、资源整合的时代,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深度融合,共创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