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表演”艺术展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开幕

来源:明园集团

“為什麼表演?”艺术展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开幕
 
 
 
  2016年9月18日下午,筹备近10年,试运行14个月的明当代美术馆在连续呈现连续策划出品“实验剧场三十年”、“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杨 •罗威斯:无声无名”及《父之屋》20小时长时表演等一系列引起广泛关注的展演活动之后,再次将策展视角回到“表演”这一概念本身,带来为期两个月的展演项目“为什么表演?”,也由此正式宣告开馆。
 
 
 
 
  明当代美术馆作为一家集中推动以视觉表演为基础的当代艺术活动美术馆,特别关注实验剧场和多媒体展演,并涉及与表演概念相链接的装置、绘画、雕塑、录像、声音、诗歌、舞蹈等活动,推进这些领域的深入实验和跨域交流。馆长邱志杰先生在发布会现场也表示说:“今天的表演实验者们,早就不是在做这种剧情的提供者,而是他们希望走向一种让观众可以左右为难、可以品头论足、可以带着清醒的反思来体验表演的状态,而这些状态恰恰是展览所能提供的,表演艺术领域的实验者,他们所做的实验很大一部分是把表演艺术展览化,于此同时美术领域、视觉艺术领域的实验者,他们试图超越物品状态,想要创造瞬间,让观众接触艺术品的那个瞬间珍贵、丰富、富有创造性,所以他们努力的在让展览动态化,体验化,可以说世界艺术领域的实验者在让展览表演化、剧场化,而剧场里面的实验者在努力让剧场展览化,那么这两股力量,一但合流就会产生一个极其富有活力的领域,那就是我们想要去做的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的跨界交叉的地带,在这个地带选一个大概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划定了我们美术馆未来工作的范畴和方向。”
 
 
 
 
  此次开馆展览“为什么表演?”是一个长达两个月的展演项目,不仅仅是在展厅里面看到的那些国内外艺术家带来的装置、影像、静态/动态的雕塑等作品,还包括在未来两月中间的一系列现场表演活动,以及在周边小区的一些小区的持续项目。联合策展人付了了表示这个构思其实是经过了从去年7月到目前为止这段时间,在不同的媒介都经过了一些实践和理论,这一次希望把视角回到“表演”这个概念本身,打破媒介带给表演的限制,当然在此次展览中还是有一些各种各样不同媒介的作品来构成,但是最终还是想要把丰富的现场性呈现出来,也就是不管这个表演是不是在现在这个时间地点发生的东西,但是现场性其实是这个展览很多作品的一个共性。此次开馆展将在11月20日结束。
 
 
 
(转自《艺术香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