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当代美术馆:身响-声音机械工作坊回顾

来源:明园集团

明当代美术馆:身响-声音机械工作坊 回顾

 

  2月27日、28日连续两天,郭城和Fito两位导师带领10位学员进行了一次“身响-声音机械工作坊”。这也是明当代美术馆和新时线艺术中心首次的合作的活动。


  工作坊一开始,郭城先给大家进行了声音艺术的小讲座,结合声音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概述了震动-声音-听见-倾听-声音艺术(Vibration-Sound-Hearing-Listen-Sound Art)这一发展过程,并且着重介绍了例如Luigi Russolo、Kurt Schwitters、John Cage等人及作品在历史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接着,郭城又以明和电机筑波系列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此次工作坊的目的和工作方法--用不同的材料及100伏特电流,并通过身体的互动制作能发出声音的机械作品,并且举例介绍了Janet Cardiff 、Zimoun等一些当代艺术家的声音作品,作为学员们开始着手制作、发挥想象的参考。

  Fito在讲座之后为大家讲解了会运用到的Arduino编程等技术问题,对于没有编程技术的学员来说,这次的工作坊也是一个从基础开始的编程初级课程。
  

  工作坊为大家准备了几组不同的输入和输出的端口,输入端有心率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输出端则有小风扇,直流小电机和电磁阀,学员分别抽取了不同的材料组合,并且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天结束时三个小组都有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第二天进一步开始实际制作,每组学员都根据自己的方案带来了更多的材料如口哨、面具、气球等,一边设计自己的机械原理,一边还要照顾到作品的造型及最后呈现的表演方法,过程中,导师们也帮助大家解决各种问题。

  第一个小组做的是一个有翼的穿戴装置,通过与人接触(遮蔽光线)带动扇叶转动击打出声的机械,并且做了一个像蚊子一样的口器,口器是保留了没能实施的哨子方案。


  第二个小组做了一个小剧场,三位组员全身黑色戴上各异的面具,代表三位神明,通过摇晃的动作(振动传感器)操控小电机和小方块敲打一个钵(人间),发出明亮的响声,以表达世界对于人的不可知性。


  第三个小组做的是合奏劝酒器,通过感知心率的快慢,几组机械会分别敲击酒瓶,以提示你该继续喝酒了!而呈现的时候,三位组员真的拿出了一瓶酒传递着喝,谁面前的机械开始敲击,谁就接过酒开始喝,十分有趣。

  为期两天的工作坊,学员们都做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声音机械作品,并且大家意犹未尽地讨论接下来要学习更多的编程和制作的知识。

 

 

分享到: